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9|回复: 0

[初中三年级] 常用文言虚词用法网页版_初三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24 21: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color=]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

   
内容已隐藏,请关注公众号输入验证码查看

               
验证码 

  

本帖支持关注公众号查看

【无套路  无套路  无套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验证码】收到验证码 在上面输入点击提交查看即可显示隐藏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4-30 20: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