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9|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江西省2015届高三语文高考适应性测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3-25 21: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江西省201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color=]语文试卷 [color=]第Ⅰ卷 阅读题 [color=]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托物言志的咏物传统下,物与特定情感或人格象征逐渐形成了较为紧密的结合。竹经霜不败、枝叶峭劲的自然属性,常被用以比喻不畏艰险、风骨倔傲的人格精神,竹也因此在传统文化中形成了“君子”形象,获得经典化了的象征意义。 宋代诗人的咏竹之作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这一传统。然而,苏轼一些诗歌对竹的游戏性观照,是诗人对竹之诗意的新探索,体现了经典意象在个人化写作中的意义分化。 苏轼以游戏性的态度写竹时,以个人化的观照表现竹,探寻竹给人带来的幽默联想,体现出与正面托物言志相异的写作方式,于是竹在诗中的意义有所分化。不过,虽然苏轼对竹的观照描写有许多私人化因素,但其精神内涵的底线并未被打破。游戏性的写作,只是从各种角度使竹的形象更为亲切、生动、丰富。 对与竹相关的私人事件进行征用或影射,构成苏轼游戏性写竹的一个角度。苏轼常在诗中用发生于个人生活中的真实之事作为“典故”,这种“典故”可称为“私典”。宋人作诗以好用典故著称,典故是文化背景...

   
内容已隐藏,请关注公众号输入验证码查看

               
验证码 

  

本帖支持关注公众号查看

【无套路  无套路  无套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验证码】收到验证码 在上面输入点击提交查看即可显示隐藏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1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