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7|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2017年新课标Ⅰ卷高三语文第一次全国大联考试卷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3-9 21: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2017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月”的神话意蕴看中国艺术精神 “月”在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寓意是“母性”与“女性”。《礼记》云:“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所以中国古人称日为“太阳”,称月为“太阴”。在西方文化中,日神阿波罗始终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而在中国神话中,虽然既有日神也有月神,但它们的地位以及人们对它们的态度却很不相同。中国神话中的日神是羲,月神是娥。羲代表太阳,代表理性,代表威严;娥则代表月亮,代表生命,代表柔美。人们对日神是敬而远之,又时而怨之,羿射十日、夸父追日以及各种旱灾神话故事即说明了这一点;而对月神娥,人们则表现为深深的崇敬、亲近和依恋。 从现有的神话记载来看,羲与娥的最初形态都是女性,这应该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进入父系社会后,羲、娥神话明显体现出男性社会主体的痕迹。这在两个系统中得到体现,一是在《山海经》中,羲、娥仍为女性,但都“嫁给”帝俊为妻了。但这个系统仅仅限于《山海经》,未得流行。得到...

   
内容已隐藏,请关注公众号输入验证码查看

               
验证码 

  

本帖支持关注公众号查看

【无套路  无套路  无套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验证码】收到验证码 在上面输入点击提交查看即可显示隐藏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3 05: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