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A公司中有一个专门岗位,叫广告文案师(Copy Writer),专门负责广告文案的撰写。在互联网环境中,这类岗位就很少啦(据说以前有,后来都各自转岗了)。目前营销活动页面上的文案大多是由运营同学提供的,但运营同学提供的文案往往是从商业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从用户角度。既然提到用户,那交互设计师自当站出来,总结一下最近的思考。 当然,这里的“文案”不是单纯的指看到的文字类信息,而是广义上的整体包装感受。 文案,一场有效的沟通 看多了别人写的文案,也尝试自己写文案,渐渐发现:写文案就像与人说话,要言之有物,有效的互动。 提到说话,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聊天。聊天更多的是三两好友,天南海北的打趣逗乐吹牛B,悠哉消磨时光。而这里提的“说话”,更像是一场分享、一次促膝长谈。 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剖析,互相交流后各有所得的状态。 —— 这是我理解的“有效沟通”。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沟通大多近距离的,有面部表情等肢体动作,更加直接有效。而在屏的这头与那头,少了这两大因素的同时,也多了更多的干扰因素,如网络中断、现实生活中的叫停等。因此,我们更关注页面/站点...
内容已隐藏,请关注公众号输入验证码查看
本帖支持关注公众号查看
【无套路 无套路 无套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验证码】收到验证码 在上面输入点击提交查看即可显示隐藏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