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6|回复: 0

[初中三年级] 初中语文《长亭送别》练习题网页版_初三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17 21: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阅读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2、[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怎样的艺术效果? 3、[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4、幺篇]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我们学过的哪一诗句所表情达意的手法相同? 5、[幺篇]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7、[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

   
内容已隐藏,请关注公众号输入验证码查看

               
验证码 

  

本帖支持关注公众号查看

【无套路  无套路  无套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验证码】收到验证码 在上面输入点击提交查看即可显示隐藏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02: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