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1|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河北省邯郸市一中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9-6 2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河北省邯郸市一中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三、四题选一题作答) [color=]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先秦以来,我国散文就一直以文言作为基本工具或媒介,与白话保持着严格的距离。散文发展史,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就是文言文发展史。其间虽然偶有白话的渗透,但大局不改。然而,文言这种不言而喻的至尊地位在晚清时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黄遵宪以及谭嗣同、陈荣衮等都曾提出言文合一的主张,裘廷梁更是以白话为维新之本,甚至主张“崇白话而废文言”。梁启超的新文体与文界革命,在文言中掺入俚语与外国语法,将文言撕开了一道难以弥合的裂口。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民国代兴,白话文运动更加轰轰烈烈,席卷南北,所向披靡。到《新青年》创立,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人更是接连发表文章,像精心设计的组合拳一般,对已经摇摇欲坠的古文施以致命打击。 中华民国时期,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明确提出要对今日之文学改良,主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

   
内容已隐藏,请关注公众号输入验证码查看

               
验证码 

  

本帖支持关注公众号查看

【无套路  无套路  无套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验证码】收到验证码 在上面输入点击提交查看即可显示隐藏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5 15: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